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泽库县以林草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5    

林草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和制度创新。近年来,泽库县聚焦“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定位,构建“县、乡、村、社+生态管护员+牧户”六级联动组织体系,争取实施了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探索形成了高寒牧区林草虫害标准防控体系框架。县草原站获得2021-2022年度中国草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名高级林草师获得中国草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功创建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林草资源保护上持续用力。加快建立林草资源大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每块林草地都有林草长和监管员、生态管护员负责管理。建立健全林草保护制度,对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草原公园,三江源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承接转移发展区内的林草资源根据各自所具有特殊生态作用,开展多维度、多方位、多层级保护管理,进一步增强林草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格落实林草地用途管制和林草地定额管理制度,开展国土资源调查,加强林草资源节约集约使用水平。抓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对林草资源的精准保护和管理。全面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科学核定草地载畜量。加强天然林、公益林、草原的保护,实现林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拓展绿色空间上持续用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整体规划、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编制林草资源保护项目规划,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巴曲河生态修复治理、次哈吾河防洪工程,重点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鼠虫害防治、毒害草治理、黑土滩治理,完成治理退化草场28.6万亩,着力提高草原质量,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以和日高海拔育苗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培育藏柳等抗寒、病虫害少,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苗木,持续开展城镇、易地搬迁安置区、村庄、机关、学校、寺院、道路两侧、居民住宅小区等绿化,完成国土绿化4.53万亩。尤其是在城镇建设中,少用钢筋水泥,突出原生态,不断扩大绿地面积,扩展绿色空间。同时,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续动员“全民绿化、四旁绿化”,鼓励群众开展庭院绿化,打造县城花卉实验基地,在后期维护上再加力,科学做好施肥、浇水、修枝等工作。

在生态系统保护上持续用力。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要求和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按全省方案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完善功能分区,评估新建保护地,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控,制定完善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办法,建立泽库县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平台,实现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湿地、湖泊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实施重点区域防沙治沙工程,推进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治理,确保现有林地、草地面积不减少,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林草资源监管上持续用力。探索建立“林草长+河湖长”“林草长+检察长+警长”等协作机制,统筹用好林草部门、基层政权和森林公安队伍力量,共同强化自然资源监管保护,促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层层落实管护责任,严格管护职责,确保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林草生态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做好林草面积、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状况、有害生物灾害,以及林草保护与建设效益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实行严格的林草资源空间管控和用途管制措施,严格按照“先审后批”的法定程序,做好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草原审核审批工作,坚决制止不按法定程序审批和乱征滥占行为。对违反法定程序未批先建、越权审批等造成林草资源严重破坏的,依法追究审批单位和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在提高防灾能力上持续用力。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地等防火防盗、灾害防控、巡护等必需交通道路、生活用水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责任区域基础设施能力。建立“互联网+”林草资源实时监控网络建设,加强林草资源监测队伍及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数据准确性。抓好跨区域林草资源联防联控,实时掌握林草资源动态变化,为快速发现和查处问题、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高度重视防火工作,准确评估森林草原灾害安全风险,统筹加强人员队伍,完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开展实战演练,加强动态监测,掌握动态变化,做到一旦发生灾情能够有效处置和应对。制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采取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突出抓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减轻有害生物对森林和草原的危害。突出运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止森林和草原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在深化生态补偿上持续用力。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任务,进一步优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空间,积极争取将县域内主要河流源头、两岸、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区等生态功能重要且十分脆弱的区域和地段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补偿范围,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认真落实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政策,推动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全县林草资源,探索推进草地碳减排交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绿色产品体系,启动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持续提升。按照森林、草原生态效益,生态管护成本和难度,探索建立分区域、分级别的差异化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保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挥最大功效,以多元化生态补偿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推进自然保护地内群众转产增收,让守护者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发展林草产业上持续用力。立足林草资源禀赋,发挥泽库气候、资源、物种优势,突出绿色有机、原生态,建成万亩有机饲草基地,放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效益,提供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生态产品,打造优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推动林草与文旅、康养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打造一批草原风光、河道风情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重点发展以大黄、秦艽、雪莲、党参、黄芪等为主的林药和以蓝马鸡、林麝、马鹿等为主的林下畜禽,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林下经济基地。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深化升级“拉格日”模式,进一步明晰森林、草原产权,继续放活经营权,切实强化权益保护,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励各类经营主体更加积极地培育和呵护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新路子。

在强化责任落实上持续用力。各级林草长经常深入一线,加强指挥调度,科学调配各方力量,认真巡林巡草,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大事项亲自督办,协调督促解决问题,消除风险隐患。自然资源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制定责任清单,将林草长、林草管员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到山头地块,着力解决“生态保护责任模糊”“谁都管、谁都又不管”的问题,让每一片林、每一片草都有责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形成林有“长”管、“长”依“制”行的工作格局。财政、自然资源、农牧、水利、交通、宣传等成员单位立足职能职责,从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共同开展项目资金争取、配套设施建设、宣传引导等工作,真正形成全面推行林草长制的强大合力。严格执行《黄南州林草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督查调度,加大对成员单位林草长制落实情况和林草长履职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