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媒看黄南

尖扎电商:苦恼与希望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23     作者:公保安加

时针已指向中午十二时,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鞋面和裤腿上沾着斑驳泥点的唐学文和谢占荣这才走出尕布村。一早上的时间,他们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和坎布拉镇又划定了下扎、仁才、上李家和尕布四村电商物流服务中心的设置点。

这是个充实的早晨。早上出门早,又风尘仆仆跑完了相距较远的四个村,虽已是晌午,但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悠闲地坐下来吃午饭,跟在后面的土豆收购商李元林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显然有点着急了,他们要带着收购商再一次走进地处申宝山下脑山区的石毛村,争取帮农民把剩下土豆也卖出个好价钱。

两天前的9月17日,通过“青报商城”物流服务中心的牵线,坎布拉镇多加办事处石毛村农民在家门口售出了4000公斤土豆,受益6400元。这是自总投资为2000万元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在尖扎落地以来,他们通过电商平台成交的第三单生意,虽说数额不大,但对于为这项工作奔忙劳碌的尖扎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唐学文和青海报业发行物流有限公司尖扎县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谢占荣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就在装着那4000公斤土豆的货车徐徐驶离时,他们看见拿到钱的农民们嘴角上扬,眼角绽开深深浅浅的皱纹。

这“牵线搭桥”的工作,不因唐学文和谢占荣不停地奔忙而一直顺当无阻。9月19日下午,当带着土豆收购商李元林再次进入石毛村后,李元林给出的价格让一种猝不及防的挫败感袭进他们满是期盼的心里。

由于品种退化,石毛村部分农户收获的土豆品质好坏和形态大小差异过大,这对收购商将产品推向市场带来极大的不利,加之市场行情变幻莫测,产品价格浮动频繁,恰巧又赶上土豆货源最为充足之时,所以,他们的土豆卖不上理想的价钱也就在情理之中。

送走李元林和他的合作伙伴,面对农民没卖出去的土豆,唐学文显得有些失落,但他心里明白:“人家都已经种到‘青薯10号’了,咱们还在种‘青薯2号’,销售上碰壁是必然的。”唐学文总结道:“不过这次也并不是一无所获,通过李元林他们,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应该改良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地膜覆盖种植缩短种收周期,争取早几天把卖相过硬的产品打入市场,这样才能让乡亲们稳稳当当地把钱挣了。”

其实,在和李元林一行告别之前,唐学文已和他们约定,将择日再一次面谈明年的合作:李元林为多家办事处的乡亲们提供种子,采收后的产品将以市场当季售价为参考,基本按照双方协定的价格由李元林收购。

“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解决农民实现丰收后没有渠道变现这一难题的机遇。”对于这次挫折,多加办事处主任多杰东智有些失落:“唐局长和谢经理又一次把收购商领到村里,可是没想到这次并不顺利,说到底,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的产品上,所以明年一定要让乡亲们把品种改良做好,争取依靠‘青报商城’,把土豆卖出个好价钱。”

“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落地至今,尖扎县已经完成了9个乡镇服务站点的设备配置工作,还有一个县级服务中心和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服务店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依托电商成交金额累计逾12万余元。8月初,尖扎县电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单生意被位于康杨镇的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响,通过电商找上门的收购商以持平于批发市场的价格将合作社3500余公斤优质葡萄全部收走,一次性进账近9万元,在很短时间内产品尽数售出,绿源合作社负责人陈红亮喜上眉梢。“因为建合作社时间不长,绿源合作社今年30余栋大棚的葡萄中,挂果的只有3个棚,明年有31栋大棚都能挂果,到时候陈红亮和绿源的股东们挣到的钱就多了!”唐学文说道。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