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媒看黄南

黄南:奏响大河之南的和美乐章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23     作者:姚 斌

热贡广场上举办千人绘唐卡大型活动。

泽库县泽曲镇的精神文明一条街街景。

伫立在黄南隆务峡口的民族团结宣传牌。

清风泛涟漪,微波拂人心。秋后的黄河北岸,一个宁静的小村落被雨后的薄雾轻盈地笼罩着,山光、水色、码头;快艇、射箭、歌舞……乡村旅游灵动着青山,喧闹着绿水。这里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居住着汉、藏、回多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携手并进,一路同行。

这只是黄南州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区的一个缩影。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黄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93.7%,特殊的州情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

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基础

踏着如歌的行板,从麦秀林场到扎毛水库,再到隆务峡口,一条横贯南北的绿色长廊点染出山青、水净、风轻、云淡的圣境,宛如一幅挥毫泼墨的绿色大写意,诠释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生态有机畜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藏区社会治理“三个示范区建设”战略全面推进,有机畜牧业、文化旅游业、特色种养业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黄南州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同仁撤县设市、城北新区等新型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各县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优势显现,同赛高速、马康公路等建设进展顺利,西成铁路、四县通用机场等项目扎实有序,扎毛水库、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隆务河水生态治理及景观带建设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硕果累累。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连年将80%左右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

特别是近五年来,全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11.3%,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以公路、水利、电网和住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空前改善;群众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年度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成为青南地区首个脱贫“摘帽”县,群众对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情感基础

在每一个晨光普照的清晨,煨桑的青烟袅袅升腾,将悠然的烟云挥洒在金色谷地的上下吾屯。随意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从画栋雕梁的廊檐下登堂入室,都会看到正在凝神作画的热贡艺人。那纤细的笔锋游走在画布上,拈霞光为金,裁天色为蓝,为人生和艺术诠释着一种永恒的境界。

民族工作在黄南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黄南所有工作都与民族工作密切相关,做好民族工作对黄南始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此,州委州政府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治任务,注重从稳定风险高、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出发,着力在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长治久安上下功夫,努力为民族团结进步创造良好环境。

不断加强依法治理,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黄南州全力推进法治乡镇、村社、寺院等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突出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专项整治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

在同仁县县城的隆务街社区内,各民族群众居住在这里,各民族商户也共同在一条街上经商,生活与经营已完全融合在一起。虽然各民族风俗不同,各族群众节日期间,相互走访做客已成习惯,各自婚丧嫁娶也相互帮忙,在不分彼此中,隆务街已固化为各民族的情谊之地。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强基固本之策,黄南州围绕构建“大党建”格局,实施“党建 +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作风建设” 八大行动,建成“党建 +”示范点 50 个,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难题。

全州各领域各基层党支部都建立了不同层级、不同数量的党建示范点,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州农牧区建立各级党建示范点 61 个 ,其中省级党建示范点 12 个,州级党建示范点 16 个,县级党建示范点 33 个,成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面面旗帜。

注重实践创新,“高原先锋”工程创新品牌。经省委组织部评审,该州“建立基层信息工作平台”和“推行消除短板工作法”两个党建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建项目,“打造基层全科型干部队伍”项目被评为良好党建项目。

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将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扩展为“十一进”,增加进网络、进景区、 进市场,已成为黄南州推动创建工作与时俱进、争取人心的创新举措。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今年暑期来临前,当记者走进同仁县第三完全小学,在四年级的一间教室里,几十名学生正认真吟唱着《千字文》,通过读国学、诵经典这一方式,让孩子们在经典的润泽下积淀着文化、陶冶着情操,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同仁县青年路社区将服务民生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打造“服务家园”“美丽家园”“精神家园”“平安家园”和“共建家园”,根植民生,延伸民族团结工作触角。

该州积极申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对少数民族的食品供应、节日活动、宗教活动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注重民族语文的推广和使用工作,公检法使用“双语”诉讼,全州城镇街道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门牌全部由藏、汉两种文字统一规范。组织编写《黄南州藏语口语900句常用会话读本》,强化基层机关单位45岁以下非藏族干部的藏语培训。同时,举办全州全科知识竞赛和藏汉双语演讲比赛,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树立了一批学习典型。

黄南州致力于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上,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州委书记王振昌表示,全州干部群众一定要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维护藏区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加强社会治理,实现依法治藏的核心,并为此不懈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