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乡村振兴】同仁做好“四个文章” 助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来源:同仁市住建局     发布时间:2022-04-28    

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细胞,维系着广大群众最为浓郁的“乡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木都凝聚着社会变迁的历史印记,镌刻着最质朴的民族民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传统村落正在衰落、消失殆尽。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同仁市以做好“四个文章” 让传统村落在活化中保护,保护中振兴。

11.jpg

做好宣传教育文章。以“形势政策大宣讲”“四下乡”“送法下乡”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全市各乡(镇)、村(社)宣传《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正面引导群众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新建民房,切实让村内养成“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矩阵,积极推送具有地方特色的怀旧类图片、文章及短视频等,从指尖上触发广大群众内心深处浓郁的“乡愁”,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良好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把已成功打造的隆务镇吾屯下庄村、年都乎乡郭麻日村等传统村落作为地区“枫桥经验”予以推广,为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今年,共开展宣传教育31场次,受教育群众累计1.1万余人次,网络媒体推送信息14次。

12.jpg

做好资源挖掘文章。按照“党委出题、政协调研、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的保护发展模式,抽调市政协、住建、文旅等部门业务骨干,联合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各村多次实地走访、专题调研,全面掌握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及生存状态,进一步挖掘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村落资源,并申报传统村落名录。今年,在原有2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隆务镇依里等23个村落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保护范围,加大发展力度。按照“1+2”模式,会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州级有关部门对各村进行现场调研,充分征求乡镇工作人员及村委会的规划意见后,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完成《藏地牧歌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规划》,为现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其余村落的挖掘申报工作提供了明确路线。   

13.jpg

  做好村落保护文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市域内汉、藏、土、回等不同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途径,重点对2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实施集中连片保护措施,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区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优势。全面整合市、乡镇、村三级资源力量,组建市级指导专家组,参与监督和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不定期对建筑修缮工程是否符合传统风貌、选用材料是否得当等进行现场指导检查。目前,平均每个村安排两名指导专家。先后对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六月会广场、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等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以督查传导压力,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加大资金争取力度,通过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吸引民间资金等办法,积极筹措建设保护资金,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款专账。今年,成功争取11413.5万元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资金,为高效推进村落保护及发展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做好后续发展文章。统筹推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27个传统村落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等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模式,在乡村人文观光旅游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基础上,增添藏戏、花儿等民族文化和藏餐、老八盘等美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传统手工业等乡村产业,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积极开展“一核三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古村落环境保护纳入村“两委”班子考核内容,有效杜绝大拆大建、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隆务老街、郭麻日古堡等一大批古村面貌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

[责任编辑:]